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转动 ,使得 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图中的【1】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目的是 。
(3)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转动[ ] 。
(4)观察时发现视野内有污点,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没跟着移动, 说明污点在 上,要用 轻擦。
(5)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下图示装置安放好,光照2-3小时,分别取下叶片A和B,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退去。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滴加碘液检验。(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A组对B组起作用。
3.A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4.滴加碘液不能变蓝的叶片是,原因是。
5.该探究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膝跳反射实验过程。
1.受测同学坐在椅子上,右腿(或左腿)地搭在左腿(或右腿上)。
2.测试同学用手掌或小锤迅速轻敲受测同学的右腿(或左腿)的韧带,小腿会,这种反射叫做膝跳反射。
3.在受测同学有意识控制下,重复上面实验,受测同学的小腿仍然出现上述反应,这说明了膝跳反射大脑控制。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反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即实现的。请你将下图补充完整。
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F是,H是;E与F之间的房室瓣,保证血液从流向,不会倒流。在人体四肢静脉内也有与之作用相同的结构叫______。
2.血液由H射出,流经血管c、a到E的循环途径叫。
3.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肺时,在A与B之间能进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由含氧少的血变成了含氧多的血。
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表明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在食物链的书写中,箭头一定要指向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其中,作为食物链的起点,通过
作用为自己及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
3. 根据动物的食性,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通常是动物,其他环节大多是
动物。请写出图中任意一条食物链:。
(注:〔〕内填序号,填文字)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部件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和〔〕。
2. 转动〔〕可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可以使显微镜镜筒大幅度升降;为避免压碎载玻片,操作时眼睛要看着下降。
4.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b”,那么,玻片标本上的字应是 ;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向移动载玻片,可以将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做到用眼注视目镜,同时眼要睁开,便于画图。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污点的位置随之改变,可以推断该污点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