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坎坷曲折,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后半期有哪两件大事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2分)
材料二:1921年11月,美国总统哈定邀请九个大国出席会议。休斯提出了一个构思卓越的方案,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持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
(2)根据材料二回答,“会议”上签订了什么协定?材料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是什么意思?这也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决定占领印度和南太平洋诸国,而当时它遇到了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为了扫除材料三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苏联、中国等国家作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四: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挠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我国安全。
村料五:历史性的握手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0年后的今天,我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带来了中美友好合作的新局面,但仍不断有摩擦和冲突,请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西交通之路
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经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他率领的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远洋航行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材料四……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材料五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运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1)开通这条“中西交通之路”的人物是谁?
(2)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3)“他”是谁?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制度。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分)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3)谈谈对材料一、二事件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 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 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 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