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回答问题。

关于图1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一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
B.阶段二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阶段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
D.阶段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针对阶段五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积极实行计划生育
C.大量向海外移民 D.尽快提高人口素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
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为31.86万
km2,其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如右图中圆点所示。

(1)下列地理现象,可指示土地荒漠化的是
()
A.地表反射率降低 B.众多的沙丘固定
C.土壤质地疏松D.生物生产力下降
(2)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
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干旱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
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 D.修建堤坝,拦蓄上游来水,浇灌绿洲
(3)读右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大致比重是()
A.耕地 92%B.草地 68% C.耕地 23% D.草地 78%

读“沿赤道附近某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若A范围内生态遭大规模破坏,则易导致()

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B.紫外线增强,皮肤癌多发
C.植被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D.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5~7小题。


1961
2005
耕 地面 积(km2
400
521
森 林面 积(%)
36.79
20.46
气 温较 差(℃)
24.1
27.6
年 降水 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31
68
粮食 总 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 (万人)
21.5
40.1

5.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 人均耕地面积 B. 人均森林面积   C. 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6.在较长时期,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较差增大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加大7.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①降水量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下表,完成1~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

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

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

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塘

D.

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

物种多样性的有所减少

B.

水鸟栖息地减少

C.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

湿地面积减少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1~2题。

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
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荒漠化急剧发展
C.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快 D.土地盐碱化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