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浙江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摘自浙江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1)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联系材料一,对“国富民必富”的观点作一个评述。(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浙江的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8分)
材料四 2009年9月21-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胡锦涛说,当前中美关系总体上呈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正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中美双方应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重视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说,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继续拓展经贸领域互利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材料五 在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仍然是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5)结合材料四,说明胡锦涛主席的观点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
(6)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观点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奶制品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改观,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对奶农实行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大的影响;对发现的奶制品质量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查清情况,视情节依法追究、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条。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商品质量?
(2)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3)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
材料五 2009年10月,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厦门召开。叶克冬表示,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产业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海峡两岸文博会是由海峡两岸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本届文博会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市场融合”为宗旨,立足闽台、涵盖海西、辐射港澳、面向全国,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产业对接,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一个综合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材料六 大陆文化产业拥有深厚的底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两岸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压力和推进科技升级、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发展两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5)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五谈谈举办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的经济意义。
(6)结合材料,说明两岸携手打造文化产业链的哲学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1978-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分另,!比1978年增长35倍和28倍。
材料二 新疆民族众多,共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等55个民族。2008年,新疆总人口为2130.8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294.5万人,占全疆人口的60.8%。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谊。6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1)结合新疆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三,请你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维护新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对新疆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三 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内容,其中提到要在各地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全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教育部负责人指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
材料四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历史的发展无数次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5)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简要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要分析材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