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浙江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摘自浙江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1)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联系材料一,对“国富民必富”的观点作一个评述。(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浙江的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5月15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7月13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50项。11月8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68顼行政审批项目。以上被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27项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此外,国务院对取消和下放的125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1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国务院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部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八大要点之一就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动城乡发展向一体化目标迈进的。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在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打好“文化牌”的。
材料一我国2009—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
注: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贸易强国仍然任重道远。我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较低,拥有自主品牌较少,营销网络不健全,出口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
中美关系曲折中发展,有合作有争端.2013年7月10日至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双方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做起,双方应就地区事务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共同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中方阐述了在东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国坚定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有关领土争议.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明辨是非,不做任何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事.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回答:
(1)什么因素决定了“中美关系曲折中发展”?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