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
C.c(CO32-)=0.01mol·L-1,c(NH4+)>c(SO42-) |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解反应NH4++H2O![]() |
B.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该现象不足以说明Ksp(BaSO4)与Ksp(BaCO3)大小关系。 |
C.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
D.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中A+B→X的△H<0,X→C的△H>0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 |
B.c(H+)/c(OH-)=1×10-14的溶液:K+、Na+、Cl-、SiO32- |
C.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1的溶液:NH4+、HCO3-、Na+、Cl- |
D.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Al3+、NO3-、I-、Cl- |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
B.高纯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可制作光导纤维 |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
D.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
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Y、Z元素分别为N、P、O |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
C.原子半径:Z>X>Y |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氢化物 |
对常温下0.1mo1/L的醋酸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1/L |
B.c(CH3COOH)>c(H+)>c(CH3COO—)>c(OH—) |
C.与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醋酸)>pH(盐酸) |
D.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ˉ)=0.1mo1/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