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A |
B |
C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试管中的加入物 |
2ml唾液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号试管中应加入,与A号试管形成。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
。
某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
③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三份,同时放入三个鱼缸中。
④将三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现象记录。
试分析回答: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
(3)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 要经过 才能成为幼蛙。
(4)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 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 。
(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 的作用。
某中学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号、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选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发育, 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但缺少_________组。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肉汤的多少
C.细菌的有无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的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1)该小组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品,这也是 取样的一种方式。
(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请在表格()处填上适当词语以完善表格。
(3)请将表中的平均值转换成柱形图
(4)如果将乙品种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了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能、不能)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