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号、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选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发育, 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⑸ |
烧杯⑹ |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
||||||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
||||||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
⑸⑹不做任何处理 |
||||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那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围绕“阳光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光吗?你作出的假设是。
(2)同学们根据假设制定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包括 A 光照 B 显色 C 滴碘液 D 脱色 E 暗处理 F 取下纸片 G部分遮光
请你用下列实验步骤前的字母,表示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
E →→→→→→ B
(3)实验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4)滴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或没有有机物——淀粉生成。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的是(遮光部分、见光部分)。
(5)下列对对照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 |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C.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
(6)通过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体能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哪些器官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下图是为你提供的探究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四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来验证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你选用哪组装置?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4) 你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5)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要使实验得到预期效果,必须把装置放在温暖且有条件的地方一段时间。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思路:①在甲(瓶内无污物)、乙(瓶内有污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_______________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如右图)。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________的次数。
③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再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