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1951年赴北京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
(2)烈火焚烧不动身的志愿军战士——
(3)1972年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
(4)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分析探究。
某校九年级(7)班同学,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发展。他们以“探寻工业文明的足迹”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
(2)材料二中,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出现在哪一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3)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在交通工具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有哪些?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四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 3%.欧洲27. 7%.俄罗斯13.7%……
(4)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以史为鉴促发展】
(5)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竟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1)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1分)简要评价这一体系?(2分)
(2)依据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1分)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个组织与之对抗?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1分)
(4)面对材料三中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1分)
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近代以来欧洲逐步走向了联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1)材料一中发生在法德之间“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写2个)
(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
(4)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有哪些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2000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表彰这项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请回答:12分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⑵材料一中的“伯禹”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⑶材料二中指的是李太守修筑的什么工程?它的修筑有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12分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怀?
(4)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和这位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得到了世界怎样的认可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