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张骞始开西域之谜。
──《汉书》
(1)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在什么时候?
(2)西汉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某校九年级(6)班同学,他们以“探寻世界工业文明的足迹,了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改良蒸汽机发明后广泛使用,带动机器生产,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图二江南制造总局是清朝什么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这一时期创办的工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2)图三的交通工具它以什么为动力?属于什么时期的伟大成果?
(3)图四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这是我国什么期间取得的成就?这期间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工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2014年11月24日,浙江宁波一家餐厅推出了机器人送餐服务(见下图)。“她们”端着顾客点的食物,在餐厅里滑行前进,到点餐的餐桌,会自动停下来,用普通话向顾客播报“您点的餐,请慢用”。新奇的创意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
(4)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写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2分) 科技革命潮流势不可挡,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科技潮流的“弄潮儿”?(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1945年9月 中国南京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何名称?其签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外反法西斯战场所发生的重大战役(各举两例)
(3)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状元办厂” 的目的是什么?( 2分)分别指出一战期间和20世纪20年代后企业发展状况如何?有何原因?( 4分)
材料三“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60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4)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 “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当时英国国势全世界最盛……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大型集会称为“伟大的博览会”。在博览会上展出的约10万件展品中,下列工业革命的机械展品较为引人瞩目……
(2)材料一中展出的具有这次工业革命标志性意义的展品是哪一件?使“当时英国国势全世界最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危机等因素,但每一次危机的度过都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为什么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举例说明美国开始腾飞。
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战胜第二次危机的关键是什么?第二次危机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四: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3)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人类社会共同面对?
材料五: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1999年)
(4)这里的“苏联体制”指什么?最早对这种体制造成冲击的是什么事件?
(5)上述材料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说说图片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你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