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 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 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住房,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减低了50%。即使不是大部分,至少是许多房子都是贷款造的,因此许多人破产了。”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
C.洋务运动的开始 | D.民族资本主义刚刚兴起 |
洪武二十一年,学士解缙上书朱元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犯罪官员)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解缙上书文中显示的本质问题是
A.朱元璋对官员“用刑太繁” | B.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澄清吏治 |
C.解缙拥护朱元璋的治贪政策 | D.解缙指责朱元璋制造冤假错案 |
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表明
A.给事中为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 |
B.给事中为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 |
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 |
D.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