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求
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殖产兴业”政策 | B.废除了旧体制 | C.“文明开化”政策 | D.进行军事改革 |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
|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
|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 |
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呈递减态势,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一战”的爆发 | B.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
| C.国货运动的推动 |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 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 B.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
|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
杨朱学说在先秦战国时代曾经是“言盈天下”,是与儒墨并驾齐驱的显学。杨学的宗旨是“为我”、“贵己”、“轻物重生”、“全性(生)葆真”。杨学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 A.儒学 | B.墨家学说 |
| C.宋明理学 |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