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 | B.质子总数 | C.分子总数 | D.质量 |
如下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
C.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
D.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左侧棉花变橙色,右侧棉花变蓝色 |
氧化性:Cl2>Br2;Cl2>I2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AgBr>Ag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有浑浊现象 |
非金属性:Cl>C>Si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 B.乙溶液含有SO42— |
C.丙溶液含有Cl- | D.丁溶液含有Mg2+ |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Al3+、Fe2+ | B.H+、Mg2+、Al3+ |
C.H+、Ba2+、Al3+ | D.只有Mg2+、Al3+ |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硅 | B.硫 | C.铜 | D.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