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小于5°,完成n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
(2)从图可知,摆球直径d的读数为________ mm.
(3)实验中有个同学发现他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单摆所用摆球质量太大
C.把n次全振动时间误当成(n+1)次全振动时间
D.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出下列仪器测量的读数。

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B.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C.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D.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上述操作步骤中有错误的操作步骤是(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均匀撒了痱子粉的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
A.61.0mm 65.8mm 70.7mm B. 41.2mm 45.1mm 53.0mm
C.49.6mm 53.5mm 57.3mm D. 60.5mm 61.0mm 60.6mm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2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

(1)用公式mv2/2=mgh时,对纸带上起始点的要求是,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mm
(2)根据上图所得数据,取O点到B点的运动过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段过程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_________J,物体从O点到B点过程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下图中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