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反映农村变化的两幅图片:
⑴分别写出图一、图二农村改革的完成时间。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⑵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的是哪一特定历史时期?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⑶材料三反映的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中的“八连增”, 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⑷根据材料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列举出近阶段国家重视“三农”的重要举措。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⑸从本题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请你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12分)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l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4分)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被历史淘汰"的主要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请结合所学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就如何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谈一下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时。
材料三如果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拿着这把钥起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四 2012年5月19日英国公主安妮从希腊取回奥运火种,球星贝克汉姆点燃圣火,英国奥运名将安斯利接过点燃的火炬,成为此次总长度8000英里奥运火炬接力的首位选手。
(1)材料一中,使英国开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持续的"殖民扩张"使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它号称什么?
(3)材料三中,瓦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重要发明是什么?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盛事,2012年再次使世界的眼光聚焦英国。请你为即将举行的伦敦奥运会设计一条体现奥运精神的宣传口号或标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法国到广州,从鸣枪上海到鸣枪南昌,从广东陆丰到香港油麻地,从遵义到延安,从西安到重庆,从南京梅园新村到上海周公馆,周恩来留下了一串让人说不尽的话题。
--《伟人周恩来》解说词
材料二他(周恩来)是个伟大的外交家。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
请回答:
(1)周恩来在广州时曾担任过哪一所学校的政治部主任?
(2)材料一中的"鸣枪南昌"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周恩来"从西安到重庆"先后两次同蒋介石进行周旋与谈判。其中,经过周恩来的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用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说明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