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俄、英生铁产量对比表
|
俄国 |
英国 |
比例 |
生铁 |
26吨 |
385吨 |
1:15 |
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
国家 |
俄国 |
英国 |
德国 |
铁路 |
1500俄里 |
15000俄里 |
10000俄里 |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份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
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请回答:(1)你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教材称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在材料中找出历史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写出两点)。
⑵材料二中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 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1900年瓦德西给德 皇的信
⑴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⑵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⑶材料二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⑷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一)改错题(每小题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订正。)
(1)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错误:订正: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中带领湖湘子弟收复新疆的是张之洞。
错误:订正: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江南制造
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错误:订正:
(4)图形象地反映了1911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的成果。
错误:订正:第4小题图片
(二)辨析题(请找出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5)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消息传出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错误:
理由:
红军不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
(2)材料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2分﹚写出此事件的起止时间?﹙2分﹚此事件的实质是什么?﹙2分﹚
(3)诗中的“三军”指哪些军队?﹙3分﹚该事件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分﹚
(4)写出红军在“远征”过程中经过的“水”。﹙列举三例﹚﹙3分﹚
(5)你认为今天的我门应当发扬哪些“远征”精神?﹙2分﹚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4分﹚
年代 |
事迹 |
1894年 |
|
1905年 |
|
1912年 |
|
1924年 |
(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具体包括哪几方面?﹙3分﹚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毫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2分﹚
(4)孙中山在革命后颁布了哪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2分﹚其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巨变最主要表现为哪一方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