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过审议,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以民主集中制为活动原则 | B.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工作方法 |
| C.以监督法律实施为基本职责 | D.以制定宪法和法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也是群众。从认识论上讲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
| B.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
|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近些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开门立法、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其中,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能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B.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
| C.使政府的决策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 |
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对国务院法制办送来的一些法规草案、文件征求意见稿等,以组织委员座谈或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这些法规的修改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我国政协
| A.是代表我国最大多数人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 B.积极参政议政,为我国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献计献策 |
| C.对我国重大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权 |
| D.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国家职能 |
到2011年2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 A.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 B.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 C.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 D.是推进依法治国的物质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