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亚马孙雨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继续实行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政策 |
B.巴西政府全面禁止对亚马孙雨林进行的开发 |
C.开展保护性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D.根据各国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发展当地经济 |
图1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9~21题。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 B.43° | C.47° | D.57° |
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 B.9小时 | C.12小时 | D.18小时 |
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据此回答17—18题。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包括沼泽、滩涂、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
B.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
C.湿地可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
D.湿地可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
图5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环境的承裁能力是有限的,读图5“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
完成15—16题。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 B.总人口数在增加 |
C.人均耕地在减少 |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
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4所示的城市进行研究性考察。6月22日当北京时间为12点整时,A、B两地太阳高度同时达到当日最大值。当天晚上在A、B测得北极星的仰角分别为28°12′和28°06′,读图回答13-14题。该城市的面积约为
A.12km2 | B.100km2 | C.500km2 | D.950km2 |
按城市的功能分区布局,图中①~⑦最合理的是
A.①发电厂⑤酿造厂 | B.②服装厂⑦污水处理厂 |
C.③自来水厂④电镀厂 | D.⑤炼铝厂⑥学校 |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0~12题。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