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⑥ |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甲型H1N1流感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这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
B.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那么,其体内抗体始终不可能超过20 mIU/ml |
C.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身可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D.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刺激人体只产生体液免疫而不产生细胞免疫 |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图(a+与a、b+与b、c+与c依次类推为等位基因),图乙是该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四条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物因交叉互换而发生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
B.1和3、2和4为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 |
C.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
D.该变化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次序 |
下列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CO2的生成 | B.DNA的合成 |
C.mRNA的合成 | D.ATP的生成 |
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用斐林试剂检验,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
B.通常用过氧化氢酶而不用淀粉酶做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
C.由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结果可知,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叶绿素b |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 |
在用葡萄糖和乳糖做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含量一定)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a~e)、培养液中葡萄糖和乳糖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c期,大肠杆菌有不同基因表达 |
B.b期菌体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 稳定,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 |
C.葡萄糖和乳糖的含量变化曲线表明大肠杆菌分 解葡萄糖的酶是诱导酶,分解乳糖的酶是组成酶 |
D.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和氧等主要环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