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
|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
|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
| D.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
读俄罗斯境内某湖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构造断面图,完成各题。
该湖泊的成因主要是
| A.火山口积水 | B.向斜盆地积水 |
| C.冰川侵蚀作用 | D.地壳断裂下陷 |
该湖泊
| A.周围高山环绕,河流均从四周流入湖泊 |
| B.最大水深约为5000米 |
| C.是甲、乙两处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 |
| D.属于外流湖,湖水为淡水 |
下图为亚洲某半岛20°纬线附近东西向植被与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各题。
导致该区域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 B.纬度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甲地农业生产
| A.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 | B.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
| C.面临的主要灾害是旱涝 | D.主要优势农产品是黄麻 |
美国航天局称,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34°37' N,120°35' W)于当地夏令时2014年7月2日2时56分(北京时间2日17时56分),“轨道碳观测者2号”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据此完成各题。据材料可知,当地夏令时的具体做法是使时钟上的时针
| A.向前调快1个小时 | B.向前调快2个小时 |
| C.向后调慢1个小时 | D.向后调慢2个小时 |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功能发挥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 B.RS | C.GPS | D.数字地球 |
“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利于进一步防治
| A.酸雨危害 | B.臭氧层空洞 |
| C.光化学烟雾 | D.全球变暖 |
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 A.钢铁工业 | B.制鞋工业 |
| C.石化工业 | D.软件制造业 |
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原料 | B.市场 | C.技术 | D.劳动力价格 |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 )
| A.流域内科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
|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 |
| 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大于求 |
|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造成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 A.长江沿线的排污量增大,水质恶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
| B.三峡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影响了鱼类的洄游 |
| C.流域内的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
|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长江水量减少,净化能力下降 |
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 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 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