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我与化学”学习小组发现,铜绿 [Cu2 (OH)2CO3] 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于是他们就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你参与一起分析探讨:
(1) 试管中的黑色团体可能是炭粉, 也可能是氧化铜, 还可能是           
(2) 经查阅资料可知炭粉不能与酸反应,也不溶于酸,而氧化铜则可与酸反应而溶解。于是他们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里加入一种溶液来检验黑色固体究竟是什么?你认为他们可加的溶液是                (填化学式)
(3) 具体分析如下:假如黑色固体是炭粉,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如果发现                                       ,该黑色固体则是氧化铜;假如现象为                                         ,才证明第三种可能成立。
(4) 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

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            (填“A”或“B’’”)装置,不然就会有影响,原因是                               。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         通入。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右图)。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填“准确”或“不准确”),
请说明原因

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斌舒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I、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l、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并探究Cl2(氯气)化学性质,装置如下:

(1)A是Cl2发生装置,请完成反应的方程式:MnO2 +4HCl(浓)()+ Cl2↑+2H2O;除圆底烧瓶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小明作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Cl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假设2: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现象及结论。限选实验试剂: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稀盐酸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7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合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5)根据上述实验研究,你觉得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填
编号) .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