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酒城处处飘酒香"现象的原因为.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作用.
(3)葡萄糖(
)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
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
的目的是。我认为:在此实验中(填"有"或"没有")必要连接此装置。
(2)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通入
气体时,在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
在初中化学中常用来检验
气体,是因为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实验过程中,在
处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
某同学设计的"从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写出步骤③和步骤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③:;
步骤⑤:。
(3)此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有。
现有以下七种微粒:①H ②
③O ④
⑤
⑥
⑦
,
请将符合要求的微粒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电解水得到的产物是。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微粒是。
(3)不含电子的微粒是。
(4)所含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是。
四支试管中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同时加入大小、厚薄相同的甲、乙、丙、丁四种金属薄片。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若乙是锌,丙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写出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三个反应都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作反应物。
(2)X的化学式为;若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生成X的化学式为。
(3)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Y的化学式为。
(4)在反应③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
(6)反应①至④的相同点是(只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