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思路:
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3)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
(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
原因:。
⑵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⑶甲处不宜修建隧道,原因是
⑷图上丙处地表形态主要是受流水作用的影响。
⑸沉积岩的特点有、。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B。
⑵写出图中C、D、E各界面名称:CD。
⑶在2900km深处,A波,B波波速。
⑷在图中用波浪线标出“软流层”的位置并用一组水平线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亚由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组成,包括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如图
(1)东北亚范围内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国家是,②③⑤三地气候类型是,从②-⑤-④看,其气候表现出由向
过度的特点。
(2)图中②④⑥三国的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点是
(3)B国国土上分布着约2万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C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5)D处山脉的名称是,它是我国那些地理要素的分界线,试说出三种。
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国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的理由?
(2)比较甲乙两国的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差异。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5)乙国的葡萄产区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地区,该地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
。
(6)乙国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A.风能发电 | B.火力发电 | C.水力发电 | D.核能发电 |
分析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海峡终年盛行风向是
(2)B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植被)分布,它被誉为地球之肺,保护该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3)B大洲的面积最大国的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要丰富,其原因是,而该国最大的水电站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是
。
(4)C大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其寒冷的原因有哪些?
(5)当D、E昼长比为1:2时,下列现象成立的有()
A、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6)在图中的经度数后标上东经或西经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