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用经3H标记的n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噬菌体后代m个,试问此时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最高是()
A.n/m | B.2n/m | C.n/2m | D.n/(n+m)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一定需要的酶是()
A.DNA酶 | B.限制性内切酶 |
C.RNA聚合酶 | D.DN |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A.60个 | B.80个 |
C.120个 | D.180个 |
已知某 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 =l:2:3:4。该 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 | 600个 | B. | 900个 | C. | 1200个 | D. | 18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