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
|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
|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
| 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浓H2SO4刻蚀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
| B.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 C.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
| D.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D表示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
|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Cl-中的几种,若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
| B.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SO42-和Cl- |
| C.溶液中n(NH4+)=0.2mol |
| D.n(H+):n(Al3+):n(Mg2+)=1: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Na投入到97.7g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 |
| B.25gCuSO4·5H2O溶于75g水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
| C.相同质量的Na2O和Na2O2溶于相同体积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
| D.向含Na2CO310.6g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为16.8g |
已知反应:①Cl2+2HBr=2KCl+Br2;②KClO3+6HCl=KCl+3Cl2↑+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
|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
| 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 D.反应③中1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