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查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气(NH3).
【问题探究】
⑴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⑵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 。
⑶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装置。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③ 。
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 ④;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⑤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根据装置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顺序为 ⑥ (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⑷该小组对某一工业级NaN3样品进行检测。取100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不断振荡。
首先发生的反应是: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然后发生的反应是: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在上述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滴加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②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三个塑料杯,分别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5克肥皂、丙杯中加入2.5克洗衣粉和2.5克肥皂混合。
②在三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出溶液pH。
③在相同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别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甲 |
乙 |
丙 |
|
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 |
10 |
8 |
9 |
去污效果 |
基本去除油污 |
基本去除油污 |
基本去除油污 |
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同样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甲 |
乙 |
丙 |
|
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 |
8 |
9 |
9 |
去污效果 |
完全去除油污 |
完全去除油污 |
完全去除油污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将肥皂和洗衣粉混合使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 (选填“会”或“不会”)。
(3)为什么要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重复同样的实验?
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随意丢弃的废电池对土壤除了造成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外,还可能会产生其它污染,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取某种废弃电池的内容物,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后取其滤液,将pH试纸直接浸人滤液中.测定其pH。依据上述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请选序号)。
①漏斗②烧杯③酒精灯④玻璃棒
(2)小明使用pH试纸的操作(请选“规范”或“不规范”)。
(3)小明测得上述滤液的pH为9,此滤液呈性。
(4)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对生活废弃物处理的合理建议:。
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Ti、 Al 、 Cu的金属活动性:
[提出假设] a. 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 b. 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 Ti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 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 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实验现象]
金属 |
Ti |
Al |
Cu |
与盐酸反应 |
反应缓慢 |
反应剧烈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 (1)原假设不正确(填“a” 、 “b”或 “a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填“能”或“不能”)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一】向放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所示):
(1)蜡烛燃烧变化的现象是:。
(2)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于(写出用途)。
【探究二】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如图所示,
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将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如图二所示的现象。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
两次读数(填“是”或“否”)相等。理由是。
【探究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溶于水,不参加反应且呈中性)。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或碳酸钠。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甲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试液 |
试液变红 |
有盐酸 |
乙 |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 |
【探究四】某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6.0g纯碱样品的烧杯里加入40.0g盐酸,实验测定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3.8g,且溶液显酸性。(假设纯碱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在溶液中较难制得纯净的Fe(OH)2,原因是Fe(OH)2不稳定,在水中只要有一点氧气就极易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下面两种精心设计的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氧气的蒸馏水配置FeSO4溶液与NaOH溶液,然后反应制备。
a.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采用的方法。
b.如图所示,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试管中油层的作用是。
方法二:用如图装置来制备。
a在装置Ι中加入Fe和稀H2SO4,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装置Ⅱ中加入NaOH浓溶液。
b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下列步骤,其顺序为
①气密性检查 ②气体验纯
③加入试剂塞紧橡皮塞 ④打开止水夹 ⑤夹紧止水夹。
c.写出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