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 B.得电子能力:S < Cl |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Cl (CaCO3)加足量水 | B.Na2SO4 (Na2CO3)加稀硫酸 |
C.Al粉 (Ag)加稀硫酸 | D.K2SO4(MgSO4)加KOH溶液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往某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原溶液一定显酸性 |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某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该气体可能是甲烷 |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
试管内壁残留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不能除去的是
A.用足量H2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
B.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
C.长时间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D.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铁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氧气反应
生成物质X,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CO+O22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 B.物质X的化学式是CO2 |
C.反应后四氧化三钴的质量减少了 | D.无法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将金属X置于硫酸镁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X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则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由此判断X、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Cu>X>Mg | B.Mg>Cu>X | C.X>Mg>Cu | D.Mg>X>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