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能使煤完全燃烧的原因是 ,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改变燃料结构 | B.开发新能源 |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 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 |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向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均能生成同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
把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出的不溶物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有,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
(1)
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或"="表示,下同)。
(2)取
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图乙所示的试管中盛有 、 、 三种物质中某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且试管底部仍有未溶的该物质,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该物质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是硫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填粒子符号)。
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通入一氧化碳和加热的先后顺序是。
(3)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省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填序号)。
A. |
等于8mL |
B. |
大于8mL |
C. |
小于8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