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

⑴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⑵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
⑶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些。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研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  ,目的是:  
(2)小明同学按图1电路原理图连接了实物电路图,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分别是     (只须填写连错的元件).
(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  ;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说明电流表的  
(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2.8V时.则电阻R1=  Ω;若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则电阻R1示数将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ρ=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mim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 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  
(2)该物质凝固后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态;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利用以下的器材可以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你参照示例,从其中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提出相对应的三个探究课题.①矿泉水瓶②水③酒精④弹簧测力计⑤长方体木块⑥圆锥⑦方形海绵⑧水平桌面
示例:选择器材:①②⑥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1)选择器材  :探究  
(2)选择器材  :探究  
(3)选择器材  :探究  

(1)请读出如图1、2所示的各测量工具读数:木块的长度是  cm;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一组同学使用了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①在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②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沸点高于l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生活中  是应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③如图丙是另一组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象,从图象中发现水沸腾时温度  ,水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液态水的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减少”).
④若将甲装置中烧杯上方的纸板拿走,配上与甲装置相同装置,在两个装置中分别放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还可用它来探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