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伤害很大。PM2.5来源广泛,下列不可能是PM2.5来源的是( )
| A.风扬尘土 | B.汽车尾气 | C.餐饮油烟 | D.水力发电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不一定有CO32¯ |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
|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
|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
|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
把aL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2等份,一份需用bmol烧碱刚好把铵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3-离子的物质量浓度为(单位:mol/L)
| A.(b-2c)/a | B.(2b-2c)/a | C.(2b-4c)/a | D.(2b-c)/a |
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HNO3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
| A.+1 | B.+5 | C.+3 | D.+4 |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 B.Na2CO3 | C.KNO3 | D.Fe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