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11年1月18日至20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开展
反分裂斗争;必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因为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 )
①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是我国现阶段各项工作的中心
③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④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2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13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3000万部。这说明()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②手机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减少,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以下下题: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
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