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 0,P2>P1 | B.反应Ⅱ△H<0,T1>T2 |
C.反应Ⅲ△H> 0,T2>T1;或△H<0,T2<T1 | D.反应Ⅳ△H<0,T2>T1 |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先用该液体润洗容量瓶 |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
C.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放在泥三角上 |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
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 |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 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 |
B.![]() |
C.![]() |
D.![]() |
短周期元素W、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Y<X<W |
B.W、X、Y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0 |
C.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D.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