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A.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 B.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
C.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 D.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
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二战中,日本、德国法西斯政府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日本一官员称,日本是被迫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政府“永远不会改变”对战争的认识。不同的是,2000年1月27日上午,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内,600多名联邦议员们隆重举行第四个“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活动,声讨纳粹主义的种种罪行。德国政府于2001年1月31日正式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书面请求,要求取缔德国最大的右翼党派——国家民主党,以保护国家民主不受新纳粹势力的威胁。就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A.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离不开一定的立场和世界观 |
B.对同一客观事实,立场不同,评价就不同 |
C.背离事实就是背离真理,尊重事实才能掌握真理 |
D.前者是不实事求是的历史唯心主义态度,后者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这是因为
A.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被不断证明是正确的 |
B.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它的存在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C.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的存在基础、发展规律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
下列对二战中日本与德国的所作所为的认识属于从实际出发的有
A.1937年12月,日军进入南京,南京30多万人遇难 |
B.1940年,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 |
C.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
D.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乘机发动侵华战争 |
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原因有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B.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C.意识依赖于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
于2000年底完成的新版《新华词典》,大大增加了科技用语的含量,且收进了许多富有时代意义的词汇,如:信息学科中收进了磁卡、光缆、互联网、千年虫、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词;环保学科中收进了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等新名词。删除了六六粉、敌敌畏、测光表、步犁、试电笔、电子管等2000多条过时名词等。这表明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
B.意识对物质有能作用 |
C.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