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示一 两大集团的对峙 图示二 臭名昭著的“轴心” 图示三 “铁幕”已经拉下
(1)图示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两大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图示二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
(3)图示三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铁幕两侧的对峙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三幅图示反映了大国结盟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威胁,而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请举出两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1分)
(2)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支持哪一学派?(1分)
(3) 材料二中提到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1分)他的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1分)
(4)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2分)
(5)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图说历史(9分)

(1) 图一和图二是哪两位历史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2分)

(2) 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它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2分)
(3) 图四中的“子”指的是谁?写出他的治国主张。(2分)

(4) 图五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是哪一朝代的成就?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它叫什么名字?(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制度是?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措施是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5)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