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诗歌是从哪几个角度写雨的?
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小题。
送 李 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① ?
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试简析“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一句中“早”“迟”二字的表达效果。
答:
(2)试分析首联中“悲”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 鸪 天
赏 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洛神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词中“夜光”指的是“醉魂”指的是。
简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思想情感。(5分)
古诗鉴赏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①“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是西汉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③“兵气”,指战争。
(1)本诗是边塞诗,边塞诗人中 和高适齐名,并称为 。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而常建的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你认为常建选择了什么角度来写的?试作评析。
(3)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