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余干古县城①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②,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
这首诗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原诗内容作简要赏析。
有人说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请作简要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南湖【唐】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选自《温飞卿诗集》)
[注]①南湖:即今浙江绍兴的鉴湖。
简要赏析颔联中“偎”或“带”字的妙处。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此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楼令
【清】马廷萱①
川溟②暮云平,寒潮带月生。沂③江天一色,空明。山外有山千万叠,遮不断,望乡情。
风正片帆轻,中流一笛声。谢嫦娥远伴,孤征。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
注:①马廷萱,福建汀州人,仕于山东多年。②溟,昏暗。③沂,山东的一条河流。
“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楼令
【清】马廷萱①
川溟②暮云平,寒潮带月生。沂③江天一色,空明。山外有山千万叠,遮不断,望乡情。
风正片帆轻,中流一笛声。谢嫦娥远伴,孤征。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
注:①马廷萱,福建汀州人,仕于山东多年。②溟,昏暗。③沂,山东的一条河流。
“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楼令
【清】马廷萱①
川溟②暮云平,寒潮带月生。沂③江天一色,空明。山外有山千万叠,遮不断,望乡情。
风正片帆轻,中流一笛声。谢嫦娥远伴,孤征。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
注:①马廷萱,福建汀州人,仕于山东多年。②溟,昏暗。③沂,山东的一条河流。
(1)“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