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 | B.原子半径:Cl>S |
C.金属性:K>Na | D.热稳定性:NH3>PH3 |
某碱性溶液中只含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
B.该溶液一定由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为c (Na+)>c(CH3COO-)>c (OH-)>c(H+) |
D.加入一定量冰醋酸,c(CH3COO-)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c(Na+) |
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该试剂可与金属铝反应生成大量的无色气体 |
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 g氢气 |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 |
D.向50 mL该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且X常见化合价为+1和-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与X处于同一主族,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r(X) |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
C.化合物Z2Y2与X2Y反应时,Z2Y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
B.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
C.N2(g)+3H2(g)![]() |
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