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列是有关实验试剂在实验操作中的应用:
(1) 用海藻酸钠制成人工种皮,可以保护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的胚状体;作为包埋剂的海藻酸钠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和一定浓度的酵母菌溶液混合,用注射器将混合液缓慢而匀速地注射到一定浓度的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得到了固定化的酵母细胞。
(2) 用上述过程获得的固定化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检测其酒精的生成情况。若经过检测发现没有酒精生成,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用上述固定化细胞发酵获得酒精后,再进行工业纯化,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根尖的解离,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提纯DNA。
(3) 在DNA粗提取实验中配制浓度一般为________的NaCl溶液溶解DNA,析出杂质。在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加NaCl的注意事项是什么?________。
I.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叶室内给以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速率。下图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A~E是曲线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图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CD段,光合速率最快且CO2度最低的是____点对应的值。
(2)若测定玉米的成熟绿叶组织,预计图中AB的斜率将(填变大、变小、不变)。大田生产上,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等措施保证C02的供应。
(3)若用该装置和无色纱布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主要实验设计思路是:在较强光照、温度适宜和CO2充足的相同条件下,依次用包裹叶室,分别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并设计作对照组。
(4)若下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NADPH和ATP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虚线构成的图形代表了微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
B.在光合作用全过程中都不需要钾元素参与 |
C.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储存在ATP中 |
D.叶绿体基粒上的色素都能吸收光能,而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只有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
II.下图是将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工程菌”细胞内,控制细菌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控制细菌主要性状的基因依次存在于、上。
(2)在构建重组运载体B的过程中,需用——种限制酶切割个磷酸二酯键。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细菌细胞前,通常应先用处理受体细胞。
(4)在该工程中若限制酶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
(5)利用基因工程产生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如本题所述);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活的动物体,饲养这些动物,可从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利用转基因动物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性动物都可生产药物。
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 ]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病人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明显比正常人快的生理变化是(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除了[ ]直接感受血糖含量变化而发生调节外,下丘脑某一区域也会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使__的分泌,以促进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
(3)从图中看出,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物质A、B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效应属于作用。
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 mm。
第二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下图所示是我国育种学家培育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A、B、D、R四个字母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______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杂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选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