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翔同学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块,他仅用直尺这一测量工具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起来,悬点为O,并将一重物用细线悬于直杆O点左侧的P点;
B.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30.0cm;
C.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待测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轻质塑料袋中;
D.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待测石块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12.0cm;

(1)实验中主要应用的力学规律是                  (填“阿基米德原理”或“杠杆的平衡条件”);
(2)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         (填入步骤前的字母);
(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可求得待测石块密度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有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右表中的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缺少的数据为______。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电流表接在B处实验时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A。
(3)丙表是该同学实验中的另两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
(4)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原因可能是()
A.通过该灯泡的电流小 B.该灯泡的灯丝断了
C.该灯泡灯丝短路了D.该灯泡靠近负极.
(5)实验结束小明又借来一直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他先将电压表正确接在AB两点间测出了L1的电压,接着再电压表接A的导线改接到C点测L2的电压,你认为他的做法是(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