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填具体物质化学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除稀有气体元素) ;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是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2)F和G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填编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为 。
(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G单质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分)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 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所含官能团名称为。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Na,只有B无变化。
(1) 写出A、B的结构简式、。
(2) 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若其一溴代物最多有两种,C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有机化合物A、B、C、D均为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一元含氧衍生物,下图中涉及的转化反应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反应。按要求回答问题。
(1)B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
(2)D→A+C的反应类型属于。
(3)A的同系物A1(C3H8O)不能实现上述转化,则A1的结构简式是。
(4)已知A1有如下转化关系
写化学方程式:Al→E,
F→G 。
(5)H的分子式为C9H18,结构中含有三个甲基和一个六元环,写出H的一种结构简式。
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
(1)写出实验室制取C12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氯气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写序号)。
①分液漏斗②碱式滴定管⑧酒精灯④圆底烧瓶⑤长颈漏斗
(2)若E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则D中盛有的试剂是。
(3)G中盛有NaOH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F中盛有蒸馏水,C12通过后可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色,说明溶液中存在;将该溶液加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设计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
。
(5)若F中盛有的是溴化亚铁溶液,通入过量C12后,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C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E是有毒气体,它们的分子均由同周期元素原子构成。
②B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③F是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式是。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B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常温下,把一定量的A通入水中,测得溶液的pH=1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填序号)。
a.Na+NO—3 Fe2+C1— b.Ag+Mg2+Ca2+NO—3
c.Al3+K+A1O—3 C1— d.CO2-3Na+K+NO—3
(5)简述实验室验证F存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