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                                                                 ,②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下列试剂: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铜片、铝片。某校九年级1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银、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铝片打磨后,放入装有a:___ ________烧杯中,观察
铝片表面覆盖一层b: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e:
把铜片打磨后,放入装有c:___________烧杯中,观察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d: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测得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2%,请分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
。(写一点)
(2)某工业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其原因可能是。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产生其他环境问题等。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和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相比较,是(填“较大”、“相等”或“较小”)。
(3)经测定该城市某次降雨的pH约为5,该次降雨(填“是”或“不是”)酸雨,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写一种气体即可)。
(4)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汽车的尾气排放。现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毒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生成的这两种气体是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1)①pH>7;②pH;③pH
[设计与实验]
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2)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注意:若答对(3)(4)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结论](3)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填“酸”或“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应用]
(4)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7分)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1)小帆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认为小帆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2)小玉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①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并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