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 。
Ⅱ.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1 |
。 |
。 |
实验2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Ⅲ.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
(2)化学方法: 。
根据下表内容进行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实验 名称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实验 设计 |
![]() |
问题 与结论 |
①该实验应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 名称 |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实验 设计 |
![]() |
问题 与结 论 |
①写出氧化铁被还原成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有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 ③用该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石灰水所起的作用是。 |
探究实验(共8分)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A B
(1)探究物质性质
上述A、B两个实验都是通过___ ____的变化来间接感知。B实验中___ ____(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2)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中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和控制___ ____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证明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 _____;采用了___ ____的实验手段
(3)物质性质的应用:
实验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 |
___ ____ |
![]() |
___ ____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
(共6分)右图是小张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 ____。
(2)小张同学实验后发现集气瓶a中进水量多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 ____。为了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你对此实验的改进措施是___ ____。
(3) 小李认为燃烧匙中放过量木炭,烧杯中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小李的想法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 ____。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填导管接口代号)。装置乙分液漏斗中应加入。
(2)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不足之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