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某年四个地区人口普查及GDP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地 区
总人口
(万人)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9613
0.638
0.603
6163.2

1625
0.595
-0.054
5408.8

3837
0.721
1.075
1180.0

267
0.607
1.276
159.7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①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年龄老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图1中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b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B.②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C.①为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变化曲线
D.a在湖泊的下游,湖泊对a水文站的流量有调节作用

综合图1和图3所提供的信息,该流域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若在图1中的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
B.河口三角洲的增速变缓
C.一定会造成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增大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F处气温比G处高
B.E处气压比H处高
C.若该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G处是亚欧大陆,则此时是夏季
D.假如该环流表示城市风,则②处的绿地对空气的主要作用是净化、增湿。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H地表示陆地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若此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H为岩浆,G为变质岩,则()

A.E代表岩浆岩 B.①代表冷却凝固作用
C.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④代表变质作用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

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下列各题。

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春(2月5日) B.春分(3月21日)
C.立夏(5月5日) D.小满(5月21日)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