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半圆ABC表示晨线,B点为晨线与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交点且平分 ABC ,A点的纬度为70°N,且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比较结果是___________
(2)试写出B点的经纬度及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3)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
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地方时为___________。
C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地方时为___________。
(4)写出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说明理由
(2)根据图示,农场在P农田处种植的作物为____________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处种植该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A、图B和图C回答:
(1)分析A图,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2)分析B图,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4 分)
(3)分析C图,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2分)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清朝黄河下游地区连年遭灾,破产农民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20世纪80年代,山东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黑龙江,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闯民”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1980年以前“闯民”踏上关东大地后,大量开荒种地,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1980年以后的人口迁移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的日子。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经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速度推进,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洲和洲。
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趋势。(12分)
(2)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