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①矛盾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联系 ④发展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③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④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强调“人均”翻番,强调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翻番,这( )
①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②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
③降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强调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云南省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过去云南曾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发展阶段,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实践证明,如果工业等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维系。云南的经验说明( )
①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之间没有矛盾
②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工业的根本目标
④工业化水平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全面小康梦”的描绘正确的是( )
A.成为世界上创造发明最多的国家 |
B.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C.消除了战争隐患,世界更加和平 |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尽快申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有利于( )
①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④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