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不含32P的噬菌体占98%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该实验的实验现象为沉淀物放射性高 |
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C.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 |
D.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
德国科学家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作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1×10-3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1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反射 |
B.刺激2引起腓肠肌收缩过程中没有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C.没有刺激时图中灵敏电流计可测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 |
D.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20米/秒 |
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
A.①③⑤④ | B.①②⑤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
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下图表示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繁殖行为 |
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
C.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既能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
D.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