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题。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 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 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 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 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 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 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破阵 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词首融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诗歌赏析《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在诗歌中将乡愁幻化成那四个意象?其丰富的内涵,你能一一阐明吗?


全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给小红的毕业赠言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小明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赏析: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图,作者在上阕中将嗅觉、视觉、听觉巧妙的结合起来写了哪些景物?
词人在信步途中巧遇大雨没有抱怨,下阕的描写充满情致,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做到此呢?(请从作者的心境去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