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Na+、K+、SO42-、AlO2- |
| B.含有0.1 mol·L-1Fe3+的溶液中:K+、Mg2+、Cl-、SCN- |
| C.无色透明溶液中:HCO3-、Na+、Cl-、OH- |
| D.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Na+、Cu2+、Cl-、SO42-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l),△H=-483.6 kJ·mol–1,则2molH2(g)和1molO2(g)所含有的总能量比2mol H2O(l)所含有的总能量少483.6kJ |
| B.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
|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以测定反应的反应热 |
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舱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
| B.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
| C.铁表面镀银,铁作阳极 |
|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 2 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2 |
| B.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min-1 |
| C.B的转化率为40% |
|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在1 000 K时,已知反应Ni(s)+H2O(g)
NiO(s)+H2(g)的平衡常数K=0.059,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 A.已达平衡状态 | B.未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 |
| C.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 D.无法确定 |
对于反应C(s)+H2O(g)
CO(g)+H2(g) ;ΔH >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
| 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
|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