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
A.目的是保证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
B.是对我国选举方式进行的根本性彻底变革 |
C.使我国国家机关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
D.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俗话说“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这说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必须
①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制轨道 ②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③加快制定市场交易原则 ④把法制和道德紧密联系起来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人才配置机制
③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必须合理配置
④人才资源的配置根本途径是政府的计划调节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在去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税制改革的基础上,2010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涉及六大税种,除了资源税、房产税和环境税,还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完善消费税制度。上述税种的共同点是
①其征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②都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
③都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④都属于流转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为确保《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如期实现,国家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这说明国家财政可以
A.促进经济的发展 | B.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C.优化产业结构 | D.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
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意味着
A.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的职能 |
B.资金储备充足,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支出 |
C.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D.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