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红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用一张硬塑料卡片用相同的力先后快拨和慢拨塑料梳齿,可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 ”或“音色 ”)不同。
(2) 如图乙所示,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红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是因为 ,头发会随梳子离开而飘起是因为 。
(3)如果沿着箭头的方向用力吹气可以观察到头发会飘起,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 。
小刚同学由“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随导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规律联想到:铝笔芯也是导体,铅笔芯的电阻与它的温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呢?于是,小刚和几位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铅笔芯的温度变化对其电阻有何影响”的实验.
(1)实验思路: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不变,给铅笔芯加热,测出不同温度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根据电流的变化情况,得出铅笔芯电阻大小与其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依据是:电压一定时,电阻小,越大。
(2)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3)实验过程:
①先将H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②用酒精灯给铅笔芯加热,使铅笔芯的温度逐渐升高,每隔10s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③再分别将HB型,2B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4)上表是小刚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小数据可以初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而.
(5)你认为小刚他们的实验存在什么不足,写出其中一条:。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晶体,由B→C的过程,冰水混合物(需要 / 不需要)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 增大 / 减小);
(2)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图(填“甲”或“乙”).
(2)实验中,让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同一位置A处开始向下运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③用吸引大头针数目来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
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刻度盘左边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A.小灯泡L两端电压太低 |
B.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小 |
C.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大 |
D.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3)小宇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实验中若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了位置,则小灯泡将(填“不亮”、“很亮”、“正常发光”或“烧毁”)
(5)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还可以完成的电学实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