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l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人了电.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_(选填“.4”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人表格的空格处.
(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______。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__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________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B蜡烛和 蜡烛,选 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下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 ,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 ( 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4)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你认为小芳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 .
(5)实验中,小芳又突发奇想,将蜡烛A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请问她还能完成该实验探究吗?
(6)实验中,小芳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① ②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上甲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 __
(4)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5)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
(6)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温度/℃ |
… |
96 |
97 |
98 |
98 |
95 |
98 |
98 |
… |
(7)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只要写字母)
(8)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
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所示)。
(1)小华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2)小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仍不够清晰,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 。
(3)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如图所示,右图为孔的形状特写),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4)另有几个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选填“大”或“小”)。
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