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 B.伦敦 | C.旧金山 | D.彼得堡 |
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0°45′N~31°43′N,102°51′E~103°41′E)发生8.0级地震。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读图,回答问题。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引起 | B.地壳运动引起 |
C.山崩和滑坡引起 | 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 |
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 B.崇明岛的形成 |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 D.约旦地沟的形成 |
如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问题。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A.正南 | B.正北 |
C.正东 | D.正西 |
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A.120°E | B.0° | C.110°E | D.130°E |
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
A.4:40 | B.19:20 | C.18 | D.6 |
读图,完成问题。若阴影所示范围是东半球,也是昼半球范围,则下列地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
A.刚果盆地 | B.东北平原 |
C.巴西高原 | D.阿尔卑斯山脉 |
若阴影所示范围是地球上4月24日分布的所有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A.4月24日8:00 | B.4月25日20:00 |
C.4月23日8:00 | D.4月24日20:00 |
如图是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问题。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2个纬度,则图中β为 ( )
A.23°26′ | B.24°26′ | C.25°26′ | D.21°26′ |
假设图中α为9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C.高纬度仍有极昼极夜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河主要水源补给是
(2)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季,判断理由是。
(3)地区B在气候上难以受北方冷空气侵入的原因是。
(4)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5)据图中信息说出甲城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